背景:
阅读新闻

朱小蔓教授在2015年长三角南通论坛上讲话

[日期:2020-08-13] 来源:  作者: [字体: ]


朱小蔓教授在2015年长三角南通论坛上讲话

——谨以此文沉痛悼念朱小蔓先生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各位领导:

前几天我们刚刚在济南举行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陶行知研究会近十年的成果评奖暨换届工作大会,没隔几天我们又相聚在美丽的南通 ,参加南通市陶研会承办、江苏省陶研会主办的长三角地区“行知伴我成长”论坛,这个论坛呢,我参加过数次了,每次参加都觉得这是江浙沪陶研人的一种创造,每一次参加以后都感觉效果特别好,这次又在南通这个地方,这里久负盛名,出教育大家。这儿也是张謇先生的故乡,他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先驱,也是师范教育的先驱,在这里名师荟萃,在这块厚重的土地上来办这个活动,请出两位著名的李老师,来给各位年轻的老师们来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时又有她们的徒弟,来现身说法,说她们的老师。我觉得这样一个活动,是来自长三角地区、还有全国其他地区四百多位老师的幸事。

让我来评点,给我这样一个任务,其实我是替周德藩主任做这件事情。原来是他来评点的,他身体不好,有事告假了,我是临时来接替他的工作。但是我感到非常光荣,因为替两位尊敬的李老师来做评赞,其实,我不一定能评赞得好。

先说说李吉林老师,我和李吉林老师认识也有二三十年了,我一直是在她的情境教育的实践创造中汲取养料,来研究我自己钟爱的情感教育,也是她给予我曾经工作的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教育规划办,所管理的全国基础教育的研究,包括各类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带头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和示范,所以今天有机会向李老师表达我的衷心的感谢和尊敬!

大家知道,李老师之所以成功,我觉得她首先最可贵的是她的角色意识,教师角色意识是在今天世界发展范围内研究一个教师能不能成长、成功的第一要素,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是怎样的认同?是不是从内心里认同?是不是一辈子的认同自己的角色?李老师做到了,而且做的特别好。她说她永远就是一个正在长大的儿童。她把自己比喻为儿童,把自己想象成儿童,她整天琢磨的就是儿童的那些事,她一辈子痴迷于儿童究竟怎样学语文,儿童究竟怎么成长,她就是这种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第一要素。

正是因为这样爱儿童,把自己的角色、工作角色,甚至她一辈子的生活就是工作,才使她成为了一种思想、一种传奇、一面旗帜。大家知道她的情境教学创建在80年代,为什么那个时候创造情境教学,其实就是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一样,我们要永远发出一种,甚至于我们要发出一种可以和现世抗衡的一种声音。

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匡正现实,陶行知最伟大的精神就在于,培养人,不是培养人去继承社会,而是去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创造一种崭新的,对现在社会种种不合理不正当,反道德的现象给予抗衡的声音,率先作出行动去改造社会,所以她要解放儿童,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生活力,去让孩子门长大后成长建设新社会,我想这是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真精神、精髓。

李老师在80年代看到了当时已经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时候高考的升学率就是4%。所以从小学开始起,学生的学业负担就开始偏重,其实现在开始回想,现在的学业负担比80年代重得多了。在80年代,李老师就发现不能这样了。为什么?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正在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时候,正在自信满满,快乐满满的在新世界中生活的,怎能因为负担重、学习苦而感觉失败,而成为心理灰暗的、自卑的人呢?所以李老师那时候带头去探索,怎么去设置一个情境,今天有400多位老师,可能更多的是青年老师、中年老师。

什么是情境?为什么去设置情境?情境就是希望在抽象的符号世界和生动具体丰富经验生活世界之间建立中介。这种中介,我们也可以说是一种媒介,它可以是多样的。所以李老师,当时最早就提出了6种情境,故事情境啊,图画情境啊,戏剧情境啊,种种吧。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用多种多样的情境,让不同学习倾向的孩子、有不同学习能力,都能通过这种中介,来跨越具体表象的生活,学习抽象的符号文字和符号思维,因为学校既是生活,但又不全是生活,没有学校,没有抽象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让一个人思维健全。他不能成为一个理性判断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以,80年代的情境教学,语文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走出了一条中国化的希望追求素质教育、期望反对应试教育的率先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走得不平凡,这条道路走得很艰难,这条道路走到今天依然还是艰难重重,所以也就是因为这样,我们仍需要李吉林老师。没有这样的榜样,没有信仰,我们不能以百倍的毅力,坚持继续在今天的形势下,依然要走出,这样的困境,走向素质教育。所以她的情境教育,不仅是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因为脑科学也因为神经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学习,非常重要的是情境环境条件,所以欧盟在20062008两个年度到现在,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地在呼吁学习是需要情境条件的,所以情境已经被作为学习的三个维度或者两大维度,情感维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块面。所以我说,李老师的上世纪80年代的情境教育的摸索,其实是一种中国化的应对中国自己问题的一种对国际情境教育研究的一种回应,本土的回应,因此李老师是中国教育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所以这个情境教育还有永远的做下去。

不仅是李老师,还有在座的各位老师,都要想办法创造出更好的情境,让每个孩子,在丰富的各种各样的情境中支持他这个独特的个体,因为学习是每个学生的权利,因为所以要给每个学生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他的情境。什么是适合他?支持他鼓励他,适合他学习方式的,适合他学习兴趣的,适合他学习现象的,适合他性格特点的,适合他年龄阶段的,所以一个老师要像李老师一样首先读懂儿童,首先知道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年龄,什么样的兴趣,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他学习的最好情境。所以李老师的情境教育永远值得探索,李老师的情境教育在中国大地上将永远引领!谢谢大家!

 


 

朱小蔓教授对李庾南老师的点评

各位老师:

我们刚才都沉浸在李庾南老师这种和风细雨、娓娓道来的这种陈述中。我呢对李庾南老师一直非常的敬佩。这几年来我们又好久不见,感觉特别歉意。加之没有更多的向她学习,李庾南老师的这个数学教学法呢,研究的心得不多,所以我恐怕很难做好今天的评赞工作。但是我是这样想的,李老师她用58年的时间,她也是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最早的提出了她的教学主张,就是要重视学生的自学,要重视学生们的合作,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引领始终是关键。她的这个主张的被称为醒得早,起得早,也行动得早。她的这个数学教学法呢,很快在江苏在全国形成了她的中学数学教学的流派,她58年精心攒积了一个个堪称经典的案例、课例、教学设计。这些不仅为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法作出了巨大的来自一线的贡献,也不仅在于为中国人学数学乃至世界的孩子们学数学,提供了数学学习科学的很多证据,更在于她,是在一个东方文化下,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文化土壤里,走出来的一个像陶行知这样一个爱满天下,捧着一个心来的老师;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四有“教师一样。今天我听下来,感觉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的要为她鼓掌,她真的是一个有理想目标,有道德情操,有真才实学,有仁爱之心的老师,特别让我佩服。

说起学数学来,大家都知道。也不知道在场的有多少个数学老师,数学教学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分化学习人群,在初中一下、初二开始分化人群。数学学科的学习几乎成了我们中国学生分化,变成了他后来人生道路上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分界线。数学的失败让那么多个孩子构成了她人生的灰暗,构成了他家庭的许多悲剧甚至是人生的悲剧,这件事情的,我是有亲身体会的。因为我女儿,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习数学学习失败构成了许多我们家庭教育的很多难题,以及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所以我到中央教科所工作以后,我对数学学习研究,研究数学教材的研究者们说,我说,我真的拜托各位研究者,怎样让我们中国的孩子学习数学怎么能不再因为数学难而望而却步,让数学的失败,变成为他一个很可悲的人生,让我们痛心的生活道路,所以李庾南老师58年的孜孜不倦一点一滴地来自她的每一课的积累和琢磨,形成了数学教学的模式,形成了一个结构,特别值得中国数学,中学数学界,包括小学数学界好好的研究,也包括全世界的数学学习者来研究。因为凡是搞数学教学的人都知道,在数学学科上,是有些争议的,到底怎样教是有争议的,西方人一直很好奇也很质疑,当然也很羡慕中国人为什么数学学得那么好,我们自己也很津津乐道我们数学教育的双基也就是知识和技能,关于数学知识和技能,张奠宙先生概括过,什么是中国人学习数学的秘诀呢,就是快速准确的记忆,快速准确的推导,快速准确的运算,这还不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吗,这就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也是我们这几年上海国际评价(PISA),评价里面,数学能力也是一部分,让西方人十分好奇。

但是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问题,我们发现,我们中国人自己也发现,我们除了优秀的优势以外,我们也缺少过程,我们缺少问题意识,我们缺少探究,我们缺少合作,我们缺少面对生活中真实问题去应用数学。所以在西方也出现了以美国、北美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向中国人学习数学的道路,然后我们中国人也开始像美国人,向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像学习数学的过程。于是形成了所谓中西方相向而行,于是有了1998年美国数学教学学会对美国数学学科课程标准的一个说法,我在这里别源引一下,或许对我们评价李庾南老师有一点启发,1998年,他们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指出,看来,这个看来是向我们中国人学习了以后,中国人在学习数学在世界上人们很好奇,专门举办过数届华人数学学习国际会议,他们在评论的时候指出,要在数学学习上达到三种平衡,哪三个平衡呢?理解概念和学习技能之间的平衡;有意义的问题解决和适时的记忆之间的平衡;生活数学和体现存在于数学中的模式关系之间的平衡。那么我觉得这三个平衡,这三个平衡正是东西方相向而行的一个初步结论性的说法,这三个平衡呢似乎也帮我我解开了李庾南老师的数学教学为什么成功?不仅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的自信地愉快地学习数学,而且,还可以取得了很高的数学教育的质量。

我今天听下来的,大家都会感受到李庾南老师是一个很平和的老师,是一个很踏实的老师,是一个很切实的老师,她反复地说,我们也要了解社会现实,她的话什么意思呢?她其实不是没有理想,她说了那么多宗教情怀式的自我敞开,说明她心有理想,她也深知这样一个现实,这个现实是什么?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学好数学,那么怎么学好数学呢?可是我在全国走了很多的数学课堂,我感觉我发现,不完全准确,大量的数学课,大概只有1/3的孩子能够全情地、愉快地、自信地投入数学。还有相当多的孩子是陌生人,相当多的孩子是放弃的,所以这样一个状况,有1/3或者1/2或者一部分孩子信心满满可以考上大学,可以考上好大学,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浪费了他们的生命时光、青春时光,所以最后放弃了。然后走上了另外的道路,当然另外的道路也会精彩,可是他们不该那么受挫折,不该丧失学习信心,不该对数学抱有那样的成见的,在那个年龄段,不该让他们对数学丧失学习的信心、态度和能力。因为学好数学还是必要的,因为抽象思维、空间的想象、逻辑严谨的推导这又是一个理性健全的公民的必备的条件。今天我们尽管是说平民教育,所有人都要学习数学,所以在李老师那里做到平民数学,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数学、学好数学,同时也是我们也不放弃精英教育,我们要发现那些学习数学的天才,需要造就一大批的数学家,包括数学应用家。

李老师的成就是非常的了不得的。她让那么多的孩子都能够成功,而且今天给我加强了一个深刻地印象,我知道他一直做班主任,但我不知道她58年来,一直到现在还做班主任,我是刚才在下面想,我们在场的人都会想都到这会儿了她还做班主任啊,她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对付五六十个孩子呢?她哪有时间来做这么多日常的繁琐的事呢,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没能影响她向数学科学教育论进军,成为数学教育的专家,成为中学数学教育家这个阻碍呢?原因到底在哪儿呢?年轻老师一定要问一下李老师,你是怎样坚持的,我觉得这太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在每一次听讲座听评审的时候,我们不能只说理想,只说热情,我们一定要问这些成功的人,他们究竟是怎么来对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所以我在认知上相信,她在做了班主任以后,她就有条件了解每一个孩子,因为她了解每一个孩子,所以她知道用什么方法教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个体学习数学。

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你从来不是教物理,从来不是教数学,而是教人学物理,教人学数学。所以研究人,是每个老师首要的必备的条件和前提。因此她坚持58年做班主任,我相信她是在认知上、观念上相信了,只有了解每一个孩子,只有对每一个孩子都怀报爱心,对每一个孩子都了如指掌,对每一个孩子都提供适切的学习数学的方法,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可以学数学,尽管他们走不一样的道路。所以李老师真的是一位伟大的老师,虽然她一直说是平凡的人,其实我最后想说,如果说我刚才点赞李吉林老师,说李吉林老师特别有小学教师身份、学识意识的老师,她说自己是永远长不大的儿童,正因为这颗童心,正因为这份天真和浪漫造就了李老师、李吉林老师的风格,而李庾南老师,是因为她的这种对数学学习的理解,特别是根本上对自我的理解,今天她讲了很多,我感觉她好像都在自白,她说她学历水平不高,但是她的学历力量是高的;她说她不满意现在,而满意在未来,满意在明天;她说她要成为更好的自我。这三句话,都表明了他是一个不断地解剖自己,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的地反思自己,从而不断地提高了自我理解力的教师,所以我接着刚才评价李吉林老师说,现在的国际社会上研究教师,其中也有很重要的教师成长模式,叫自我理解式的教师成长模式,1992年美国教师研究有3种模式,一种叫大学学者研制应用到中小学中,第二种叫教育生态模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像王建明会长、王老局长,像南通这样多的教育领导如此呵护两位李老师,就没有两位,严格意义上说,就很难产生两位李老师这样在全国被称为教书育人楷模的老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个老师很难单打独斗,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每个老师有很多苦恼,有很多老师生命状态不太好,我们每个老师非常需要得到校长、局长、社会各界的支持,很多老师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所以教育生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离开教育生态,去说教师个人的成长。

我相信我们很多老师是从内心里希望有像南通这样的领导来领导我们,多希望像王局长那样说:你们安心的做你们的老师,不要你们当官,不一定要走从政的道路。千万不要认为在中国,不从政就拿不到资源,不从政就没有社会地位,一定要拿到那些资源才能成为成功的教师,那不是一个健康的道路;那不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那不是一条真正让学校教育提高品质、教学质量的道路!所以我觉得要像李老师这样,勇敢地解剖自己,解剖自己的心灵,解剖自己的灵魂,增进自己对自己的理解,自己知道自己怎样的一个人,自己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自己知道自己怎样跟学生相处,于是在她手上构建了特别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她做班主任,所她他构建了特别好的师生关系,所以他刚才讲的那个尊重学生的一个故事,我一定要写到我的即将做的一本书里面去,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在今天,如何通过尊重来建立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因为今天老师的爱一定不能是勉强的,老师的爱一定不能是强制的,一定不能是单方面的,一定是在相互考察求证、反复的磨合中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所以非常尊敬李老师,也非常的享受李老师的发言,也非常愿意分享李老师从教的幸福和快乐。祝李老师健康,永远美丽。

 

朱小蔓教授简介:

朱小蔓,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教育学家、中国情感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兼党委书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法人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小蔓同志于2003年兼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2005年与方明先生同任会长,同年兼任法人代表,后连任第五、第六届会长。长期以来,朱小蔓先生坚持深入研究陶行知思想,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挖掘揭示其当代价值,倡导基层实践,关注陶研典型,强调陶行知思想仍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路向"之一,是陶行知思想现代化的研究者、组织者、传承者。在中陶会系统,她强调要以传承陶先生的思想、人格、精神为己任,倡导知行合一,爱满天下,人民至上,团结奉献的团队精神,使陶研事业兴旺发达,稳中求进,深得广大陶友的爱戴,是陶研界的导师、战友与朋友。她在生病期间,仍十分关注陶研事业,关心广大陶友,每逢中陶会的重大活动,都尽可能赴会致辞或以视频、贺信等形式予以指导和支持!

朱小蔓先生毕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是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朱小蔓先生的一生,是光明磊落、公而忘私的一生,是勤于思考、成果卓著的一生,是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一生。她纯真赤诚,与人为善,平易近人,心胸宽广,充满人格魅力,深得陶友、同事、朋友、学生的敬仰和爱戴。朱小蔓先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完善发展,为陶行知思想的当代传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朱小蔓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8101500在南京逝世,享年73岁。朱小蔓先生的逝世,是陶研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全国陶友倍感悲痛,深深地怀念她!朱小蔓教授千古!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