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
——江苏省清浦中学“教学做合一”硕果累累
当前,我国社会正快速走向现代化,国际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在这两大变化过程中,是历史和现实使我们教育工作者与国家的发展交织在一起,是责任和义务把我们教育工作者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庆典和“十六”大报告中多次强调要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与时俱进地延伸自己接受教育的时间并拓展自己接受教育的空间,既是对
我们淮安市清浦中学从“九五”到“十一五”,持续追寻
朝气蓬勃的课题团队
清浦中学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良好的学风、浓厚的教研风气,在各类竞赛、评比中成绩优异,在淮安市名列前茅,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声誉。学生积极向上,教师爱岗敬业。校长、党总支书记陆仁华年富力强,是全国优秀教师,他亲任课题组组长,组织全组成员齐心协力投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组具有理论扎实、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领导集体,还具有一支学科全面的由各学科教学骨干力量组成的高水平科研队伍。课题组成员年龄结构优化、学科结构全面、职称结构合理。他们精诚团结,积极向上,只要是课题组布置的任务,不打任何折扣地坚决完成。
早在“九五”期间,陆仁华校长就主持研究陶研会重点课题《
“十五”期间,我校《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及其在现代中学教学中的实践》获得江苏省陶研会“十五”教育科研课题立项批复。
在课题组成员的积极努力下,我们大量收集并购买关
切实精细的研究行动
为了让
姚秘书长亲自主持大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屠棠秘书长参加我校实验基地的盛大揭牌仪式。屠棠秘书长还为我校全体教师做了精彩的学说报告,从理论上指导我们课题组的实践工作。
课题组努力抛弃陈旧的教育理念,实施多样化教育目标。强调改革传统教学内容,让新教材改革达到预期的效果,改变以单一教学目标的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课题组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再到教学手段的变化,采用实验对比法,在实验对比中寻找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采取切实的行动,做到“事半功倍”。
为了让
的理念。最后,
学校校长室为课题设立专项研究经费,确保研究工作的开展,研究过程中需要的调研、交流、资料、活动等费用在严格控制的前提下,做到充分确保。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善等所需的图书、设备、场地等,都能按时按量地解决需求问题,为教学一线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陆校长明确表态,为了教科研的需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积极探索的实践精神
如何去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呢?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根据
语文学科教学中,课题组勇于探索,积极指导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活,在全体语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我校全体语
这个‘真’,正是人类水土流失一般逐渐衰减的金中之金!文学的欠缺真,在于生活的欠缺真。真,是剑的品质。清浦中学,是剑的摇篮。”这是对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肯定,也是莫大的鼓舞,他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地倡导、呵护、养育学生们的从生活中进取、求真的精神。
在科技活动方面,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多边化,让学生在共同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更稳定持久。为此,我们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我校同学在淮安市初中物理竞赛中,多人获得一等奖。在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也有多名同学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指导教师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化学学科方面,多名同学参加江苏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中获得奖励。生物学科方面,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学生也是捷报频传。
“生活教育”的理念在新时期更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事实证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在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直面生活的生命教育
“了解淮安”,让我们的学生看到了淮安古有韩信、枚乘,今有周恩来总理,
南船北马,跨越千年。“关注社会”,我们的学生了解到淮安的变迁,沧海桑田,飞速发展。“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学生了解自然,珍爱健康,自觉成为绿色环境的保护者。“珍爱生命”,我们的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了解人类代代繁衍,自强不息。“开阔视野”,让我们的学生深入生活,,实践着
学生们走出校门,到生活中去调查实践,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网络上搜索信息,他们学的更主动,更有创造性,正如
追随陶师的精神境界
“十五”期间,我校的陶研课题开展的扎实细致,多次受到省陶研会的热情肯定和表彰。我校光荣地被评为江苏省陶行知思想研究先进单位,成为江苏省陶研实验学校,2007年6月,课题参加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评比,经专家组评定为一等奖。
“十一五” 期间,在省陶研会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热情帮助下,我校再接再厉,继续追随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申报了江苏省陶研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标中的实践和拓展》,获得批准,现在已经升级成为国家级教研课题。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传统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老师和学生将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强调学习的空间不限于学校、家庭、文化中心和单位培训,大凡被个人或集体可以加以利用的一切设施、场所和资源都包括在内;强调学习的时间不限于课堂,延
伸到人的一生;强调知识的获取不限于教师、课本或参考书,扩展到了环境、生活乃至整个社会;它超越了学校的范畴,与生活、社会结合在一起。人只有不断向社会学、生活学才能促进人的发展的持续性,增强人对社会巨变的警惕性和适应性,实现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主动性,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的、最终的目的。
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构建,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课题组组长陆仁华校长对新的课题十分重视,他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相联,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自主学习时空。他激励课题组成员在新的课题实施中,勇于创新,务实奋进,走行知路,开拓进取。
邱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