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蔓在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1/10/22 11:25:33
在高水平上推进陶研事业新发展
—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朱小蔓
尊敬的曹省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来自全国陶研战线的同仁聚集南京,参加江苏省暨南京市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大会,我谨代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代表出席今天会议的全体常务理事向江苏省陶研界的前辈、学陶骨干,向南京晓庄学院师生员工致敬!对江苏省政府、省教育厅、南京市委、南京市政府对陶行知研究事业一向所给予的热情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信仰、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人民大众的福祉密切相连;他是真正“一切为了人民的教育家”;他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学说,富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不仅是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史中最具时代性、革命性、人民性与科学化、本土化鲜明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也是新中国教育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提出的教育方针高度一致。他的思想与学说,从“人”自身的改造与解放开始,培养“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实现推进社会改造与进步的目标,使教育成为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武器。他是“五四”以来中国老一辈现代教育家群体的杰出代表;他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伟大旗帜。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忧国忧民的教育家与“传道”、“解惑”、“修身”、“明德”的教育家说,然而像陶行知先生这样,将中华民族解放作为中国教育唯一目的,用思想与行动,点燃中华民族生命之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的教育家却是仅有的。他的“生活教育家”学说,用朴素而生动的语言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知”与“行”、“劳心”与“劳力”相互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他的“教学做合一”是实现“生活教育”和普及人民大众教育最实用、最有创造性的基本方法论;他创办晓庄师范、育才学校实验探索育人之道;他倡导的“乡村教育运动”、“工学团运动”、“科学下嫁运动”、“国难教育运动”、“战时教育运动”、“民主教育运动”等无不具有强烈震撼力与感召力,成为时代和青年的灯塔,为中国的新教育指引方向。
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宽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想,在于他坚定的信仰与持续不懈的行动,在于他高尚的人格与挚爱的心灵;他的以“生活教育”为基石的全部教育学说,他一切为了人民、为了民族解放、为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竭尽生命最后一息的传奇般地实践为后世矗立了不朽的丰碑。陶行知先生不愧为中国的“教育之光”、“万世师表”。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在刘季平、钱伟长、方明等老一辈教育家带领下,取得了《陶行知全集》(共12卷)等奠基性研究成果,使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学说成为中国本土现代教育家与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标志;同时,在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植、推广农村教育先进典型及经验、培训农村教师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江苏省陶研会工作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第一本“陶行知文集”的出版使用,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徐州等地陶研活动长期活跃,南京五里行知小学、淮安新安小学等学校在全国闻名,杨瑞清、吴辰等陶研先进人物得到全国教育界公认,还有一大批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的成功实践,为全国陶研工作作出了表率,增添了光彩。
南京晓庄学院作为陶行知先生亲手创办、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学校,长期以来,秉持“教学做合一”的校训,倾情着力建设“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校风,学校有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的“行知园”作为传播陶行知人格与思想的重要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江苏省陶研会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