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茅在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1/10/22 11:06:18

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 吴晓茅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011年的10月迎来了伟大的教育家、坚强的民主战士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今天的纪念活动是我们缅怀陶先生的一次重要聚会。在南京,在晓庄,四方来朋谈的是教育,叙的是友情。
千秋孔子,百年行知。孔子给我们留下的是中国千年传统教育的教育智慧,陶子给我们留下的是中国百年现代教育的教育思想。行知先生的“知”,不仅仅是知文、知史,还是知民众、知天下;行知先生的“行”,也不仅是行走在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万里路中,更是行走在教育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万里路中,行走在整个时代发展的万里路中。
放眼全国范围内,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更加丰硕。纵观南京陶研研究,其领域也在一直不断扩大。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地看待陶行知先生,真正地认识他、理解他,挖掘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的瑰宝,成为南京教育人研究行知教育思想、践行行知教育理念的基本思路。
南京在研究行知思想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行知先生亲自创建的学校,有在行知先生精神、理念感召下献身乡村教育的在全国拥有一定影响的学陶先进分子,更有无数朴实、睿智、坚守高尚育人信念的可爱的老师。任何工作,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基于此,我们组织了各级陶研学会,组建了志同道合的行知思想研究联盟,组合了各方研究力量。这些力量承载着行知思想,他们是将行知思想内化为教学行为的转化器,是将行知思想显现为教育成效的助推器。
学习研究陶行知先生,践行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仅有崇敬的心情是不够的,仅停留在引用陶先生的文章、名言上是不够的。要紧紧围绕教育理论,立足当今社会,深入开展研究。这里所说的研究,不仅仅限于学术研究,还要更加注意他对教育实践指导方面的研究。我们要分析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探寻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比较他的中西方文化教育观,利用行知教育思想培养教师高尚师德。我们研究的目的只有一个:运用行知教育思想,构建优质教育平台,服务于全市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南京教育人的思考仍在继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当代为何有这么大的生命力?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把握和发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当下的教育改革?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光照下的南京教育,并将绽放独有的生命之光!
谢谢大家!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江苏省陶研会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