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陶研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13/1/11 17:48:16

 
 
江城陶花别样红  学陶研陶铸辉煌
——南通市陶研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南通市陶行知研究会
 
(2012年12月15日)
 
在省陶研会和市委组织部、教育局党组的关心、指导下,2007年南通市陶研会顺利进行了换届改选,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和新的领导班子。本届理事会继承发扬南通市陶研会的光荣传统和美好愿景,努力按省陶研会关于树立“学术形象和道德形象”的要求,积极主动服务教育行政的中心工作,认真完成省陶研会、市教育局、市社科联、市民政局布置的有关任务,热情联合市教科研中心、教育工会、教育学会,开展多种多样的研讨活动,团结带领全市各分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广大陶友,大胆创新、大气运作、大力践行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凸显南通陶研的当代特色,使学陶、践陶、研陶之风吹遍江海大地,绚丽烂漫的陶花映红海韵江城。
一、主动服务乐奉献
我市陶研会从1986年成立的那一天起,在第一任会长秦同老局长的带领下,就一直紧紧抓住了一个“学”,落实在一个“行”,不仅学习陶行知的生平事迹,了解他的不朽业绩、深邃思想,而且更专注学习他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和独领风骚的教育文化,并注重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行为。陶行知先生是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上的巍峨丰碑,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取之不尽的理论宝库,他的德、识、才、学是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文化。近5年来,我们承接了南通陶研的优秀传统,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南通教育的实际,从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自身的需要出发,长远规划研究会工作,分步实施年度目标,每年提出一个学习专题,有重点地学,联系实际地学,“捧着一颗心来”,为南通教育的发展主动服务。
本世纪初叶,素有教育之乡美誉的江城南通业已通过教育现代化的省级验收,在教育硬件达标的情况下,南通教育人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名师团队,以一流的师资保证一流的的教育。市陶研会会长提议、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名师成长”的系列专题学习和研讨,大家认为,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作为名师不仅专业水平要出众,学科教学要有建树,而且必须具有敬业奉献、爱满天下的师德观,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师生观,研究试验、探索创新的教育观,行以求知、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和“系教育命脉”的服务精神、“学而不厌”的求进精神、“求真理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市教育局一直把师德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市陶研会紧密配合市教育局的工作,为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提供锻造、展示的台阶。陶行知先生指出,德育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做真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为使专题学习成为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全员行动,我会坚持双年评选“学陶先进集体”和“学陶先进个人”的制度。通过评比,把学陶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总结,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身边人,推动了学陶活动的不断深入。
为深入研究南通教育,大力推进优质教师队伍建设,2009年后,我会又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名师成长”研究的基础上扩展研究范围,新辟研究主题:“生活教育与农村名师发展”。与市教育学会、名师培养导师团及如皋市教育局承办了“南通市中小学教师主题读书活动现场推进会暨‘蒲塘之韵’大型教科研活动”,促进了“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人民满意”的“教育白蒲”品牌的形成。
南通的学陶专题渐成系列得益于教育系统的上下贯通,形成共识。南通陶研人认为,学陶不能坐而论道,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布置环境、渲染气氛上,而要真行动,要有“行动的勇敢”。崇川区韩湘坝小学,本来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村小,但现在不少人知道了这所学校,也不时有人去参观学习,“就是因为学校日益浓郁的陶文化,日益娇艳的‘小陶花’”。这一切皆源自袁新华校长带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江苏省陶研会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