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两成中小学生不知该读什么书
2016/4/25 11:32:40
阅读是一切个体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阅读推广,已连续三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小学阶段是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也都高度重视阅读工作,在阅读推广的热潮中,我国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校园阅读推广中存在哪些问题?数字校园的建设是否有效地促进了阅读教学的开展?在第2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学术交流会(NCDS-K12,2016,郑州)大会组委会联合攀登阅读平台发起本项调查,通过学生、家长、教师3个视角来了解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及校园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情况,旨在发现当前中小学生阅读的一些关键事实,为校园阅读推广提供相应的参考。
  本调查报告的分析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网络问卷的调查结果,调查主要是在北京、大连、宁夏、郑州、青岛、成都等省市进行。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其中,共收集到有效问卷数据包括:学生版68812份,家长版83427份,教师版13616份。考虑到1至3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量及理解能力有限,可能会在作答上遇到困难,因此本研究仅以4至9年级的学生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其中:4年级12633人(18.4%),5年级18529人(26.9%),6年级13438人(19.5%),7年级11244人(16.3%),8年级9402人(13.7%),9年级3566人(5.2%);男生34969人(50.8%),女生33843人(49.2%)。
  二是攀登阅读平台上学生阅读情况的数据跟踪统计结果,用户包括从小学1年级到6年级,共17万名学生。
  研究工具有:自编《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问卷(学生版)》《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问卷(家长版)》《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问卷(教师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时间、阅读偏好、阅读兴趣、阅读方法、校园阅读环境和家庭阅读氛围等6方面内容。
  结果与分析
  (一)从总体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良好,但逾两成学生反映“不知道该读什么书”
  本次调查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闲暇时间最喜欢做的前三项活动分别是:课外阅读(61.1%)、看电视/电影(44.8%)、听音乐(43.8%)。从喜欢课外阅读的中小学生比例来看,小学生(66.9%)要高于初中生(50.6%)。
  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修养(68.8%)、提高学习成绩(53%)或满足兴趣爱好(52.7%)。学生阅读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83.9%的学生出自于主动选择,仅有11.5%的学生是被老师要求进行阅读、4.6%是被家长要求的。
  本次调查还表明,学生阅读时间较少。从课外阅读时间看,有30.9%的学生表示每天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不足30分钟,还有39.5%的学生表示阅读时间不到1小时,只有21.8%的学生表示每天阅读时间超过了1小时。
  导致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有42.8%的学生反映是功课太多,23.8%的学生反映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从功课太多的原因比例来看,初中生为50.1%,远超过小学生31%,也说明初中生的课业负担明显高于小学生。
  (二)从阅读媒介来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更倾向于纸质图书,但初中生对数字阅读的兴趣明显高于小学生
  从阅读媒介来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最喜欢纸质图书阅读的比例(73.5%)占绝对优势;而在喜欢的数字媒介中,手机阅读(17.3%)要远高于电子阅读器和电脑阅读(3.5%)。可见,手机阅读已成为中小学生青睐的数字阅读方式。其中,小学生喜欢数字阅读的比例为20%,而初中生占比为38.6%。可见,初中生对数字阅读的兴趣明显高于小学生。
  关于家长对阅读媒介的态度方面,调查发现有97.3%的小学生家长认为纸质书阅读的方式最好,支持数字阅读的仅占2.7%。而初中生家长中,认为纸质书阅读较好的有87.5%,支持数字阅读的比例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江苏省陶研会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