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思想引领的高职校产学结合校本研究
2008/12/23 12:48:15
 
《行知思想引领的高职校产学结合校本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行知思想引领的高职校产学结合校本研究》
二、课题提出背景
(一)现实背景
1、我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高职校产学结合办学来支撑
我校在无锡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无锡职业教育的一所重点学校,在近二十六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为无锡旅游、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岗位人才,为无锡经济的快速发展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近年,我校又喜逢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市政府向我校投资了3.2亿元异地新建现代化校舍,高水准高科技的现代教育设施以及一流的实验实训设备也在上级的关心下已初步到位。近日学校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验收,顺利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然而,在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得到一步步完善,学校面临外部多重发展机遇的同时,我校在发展中也受到了新的办学格局、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社会要求、新的市场竞争等的冲击,学校产学结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还跟不上外界环境变革的步伐。如:学校内部产学结合办学各环节管理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流程;对产学结合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力度不大,没有长效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目标虽明确但教育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却不能适应企业体制和经济结构快速发展的现实等。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学校管理者。我们深深认识到: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教育市场的逐步成熟相比,我们原先的产学结合办学模式以及相关制度已经滞后,已越来越不适应学校的发展。学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规划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产学结合办学机制。
2、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学校产学结合办学机制的创新变革
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包括我校在内的很多高职校在发展中都碰到了类似的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职校如何才能理顺学校产学结合各方面的关系,形成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如何才能更好培养出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如何使学校可持续发展?经过学习、探索,我们认为:必须寻找一条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的有效途径,必须在产学结合办学方面有所变革与突破,通过对现行学校产学结合模式、机制的创新来消除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障碍已显得尤为迫切。借用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所长的话是:起源于问题,起始于挑战,来自于生活。这个项目三个方面的诉求很明确,有政策性的诉求、也有实践性的诉求和扎根实践的理论性的诉求。面对这三方面的诉求,着力探索高职校产学结合办学道路的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的摆在学校面前了。对高职校而言,产学结合办学的研究是创建21世纪新型高职校的需要,也是学校由传统型职业学校向现代型职业学校转型的必然要求。
(二)理论背景
在思考如何对我们这类高职校产学结合办学进行变革和完善的同时,通过学习我们也看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先驱和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早倡导者——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对我们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我们是现代的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是要受现代的教育”、“我们要挽回国家的危亡,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而寻生活”、“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的人”。陶行知先生的这些“现代教育论”提示我们办学要根据国家的需要,要跟上时代要求,探索有效的办学方法。这恰恰与我们所要探索的高职校产学结合办学建设的目的相吻合。
其次,陶行知先生认为“职业教育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即从职业教育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江苏省陶研会
Powered by iwms